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行业动态



泸州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存在的问题

    
    1、观念落后,缺乏高效、协调的管理理念
    对发展中药产业认识不足。片面地将中药产业视为中药材种植,而对中药新药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等环节缺乏完整的规划。导致管理、科研、生产、销售等各个环节脱节,优势无法集成,中药现代化的产业链无法形成。知识产权品牌意识淡薄。目前仅有赶黄草进行了原产地认证,中医药成果申请专利的极少,1990年以来仅有34项。缺乏可持续利用的理念。大量的野生药用资源被破坏,甚至趋于枯竭。
    2、药材生产缺乏规划,技术水平不高
    我市中药材生产缺乏规划,盲目发展,一哄而上的现象比较严重。缺乏对我市中药材品种资源、人工驯化和种植技术、药材质量标准、加工炮制等等方面的完整、系统研究。种植规范化水平低,除黄栀子、赶黄草按规范化种植外,其它品种的种植大都采用传统种植技术和种植习惯。药材采收、加工、贮运不规范,生产管理粗放,技术人员缺乏,生产人员素质不高,有的尚对中药材生产规范化种植的要求不甚了解。
    3、中药企业规模小,集成度低
    我市中药工业企业存在“一小、二低、三滞后”的现象。一是企业规模小。全市有3户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中药生产企业,能生产5种剂型14种中成药,年产量仅有846吨,年销售收入仅为1.55亿元,达到1亿元以上规模1家,达到3000万元以上规模1家。其它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小,产业分散。二是生产水平低,存在“小而全”的现象,生产线重复,科技含量低,缺乏竞争的优势品种。在国家GMP认证中,共通过认证的五个剂型,就有颗粒剂、片剂、胶囊剂是重复的。40多个品种未能通过。三是市场开拓、产品研发滞后。
    4、中药科研优势整合度差,成果转化率低
    资金投入不足,特别是新药研制经费严重不足,2000年至2002年中药新药研究开发项目32个,其中国家6个,部省级17个,市级6个,企业自立3个,争取经费482.2万元,自筹经费970万元。高层次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匮乏,主要集中在泸州医学院。科研与生产脱节,成果转化率不高,近五年,共取得中医药科研成果150多项,仅有1项在市内转让成功,有3项转让到市外。专利成果实施差,自1990年以来,共有34项中药及保健食品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,有11项授权,均无法在市内实施。其中1项转让到广西桂林,成为桂林的拳头产品。还有100多个院内制剂无法升级。
    5、中医药商贸流通业不健全,市场化水平不高
    中医药商品交易手段落后,未形成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、交易管理系统等支持系统,仓储、运输较为落后,营销管理人才奇缺,从业人员素质不高。
   

 


泸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

王利 先生
地  址: 四川省泸州市
邮  编: 646000
传  真: 0830-3112931
电  话: 0830-3196363
E-mail: [email protected]

推荐给朋友

邮件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