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行业动态



关于泸州市渔业发展的几点建议

    
    市科技顾问团顾问 杜 军 张运焱
   
    泸州地处川渝滇黔接合部,水路交通发达,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泸州腹部,还有沱江、赤水河、永宁河、龙溪河、濑溪河等中小河流在其境内汇入长江。全市有中型水库三座,小(一)型水库66座,小(二)型水库372座,有可养鱼稻田面积120万亩,还有大量的山坪塘、石河堰等,均可用于水产养殖。境内分布有淡水鱼类169种。泸州从地理位置、气候条件、自然资源状况等均具有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。
    2003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3.961万吨(未含水生经济植物8685吨),水产品产值达到2.5亿元,人均占有水产品达到8.5kg,渔业行业产值4.69亿元,其中名优水产品达到1.2万吨,占水品总量的30%。塘、库工程水域养殖面积达到10.53万亩,水面利用率98%,渔产量18308吨,占水产品总量的46.22 %。稻田养鱼面积达50万亩,渔产量16497吨,占水产品总量的41.65 %。开发江河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.6万亩,渔产量2426吨,占水产品总量的6.12 %;其中江河网箱养殖名优鱼面积达到9708m2,产量855吨。经省水产局批准授牌,我市已拥有6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,面积达到38850亩,产品认证8个优质品种,渔产量7735吨。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市渔业资源优势,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。
    一、稳步发展休稻养鱼模式,提高养殖效益
    休稻养鱼具有稻田使用灵活、复耕性强的特点。泸州现有稻田养鱼50万亩,其中休稻养鱼仅有2.7万亩,占稻田养鱼面积的5.4%,建议在此基础上再发展2.3万亩,达到10%的比例,单产提高到600-800公斤/亩,将增加年渔产量2.2万吨到3.2万吨,增加水产品产值1.5亿元到2.2亿元。在增加休稻养鱼的同时,要注重养殖品种结构的优化和养殖产量的提高,在我省的成都和眉山地区,休稻养鱼的品种已向名特优发展,如长吻鱼危 、黄颡鱼、中华到刺鲅、斑点叉尾鱼回 等,并且通过机械增氧的使用,平均亩产均达到1000公斤以上。在普通品种如鲫鱼、鲤鱼等养殖中,平均亩产超过了2000公斤,效益十分显著。在发展休稻养鱼时,要重视技术的培训和服务,从种苗质量的把关到生产管理技术的科学应用,从饲料的质量标准到药物使用的规范,都应做好技术服务。
    二、加快发展江河渔业养殖
    泸州境内长江干流133公里,其间湾沱交替,具备了架设金属网箱船,养殖长江名优鱼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    泸州现有江河网箱养殖名优鱼面积近1万平方米,建议在此基础上新增5000平方米的江河金属网箱养殖船,单产提高到250公斤/平方米,可增加年渔产量2500吨,增加水产品产值0.75亿元。进一步引导捕捞渔民转产专业,从事专业养殖工作,严格按国家有关无公害食品标准规范整个养殖过程,尤其在药物和饲料的使用上加以控制,既能提高养殖鱼类品质,又有利于鱼类资源的保护,自然生境的恢复和人类生存的健康发展。
    三、加强名优苗种基地建设
    随着淡水养殖的迅速发展,传统品种的提纯复壮,优良品种的选育,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,我省已将水产苗种体系的建设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。我是应充分利用地方优质鱼类资源的优势,建设地方名优品种良(原)种场。目前,我市中华倒刺鲅的生产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,岩原鲤的人工繁殖已获得了突破,在几个条件较好的渔场,已储备了白甲、胭脂鱼等的亲本资源。建议政府加以引导支持,突出地方特色品种,重点建好中华倒刺鲅、南方大口鲶、白甲、岩原鲤等几个地方名优品种的繁育养殖基地,保证商品养殖所需。若全市名优品种比例提高到水产品总量的50%,将增加年渔业产值1亿元以上。
    四、培育水产龙头企业,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
    渔产品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,为运销业和餐饮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。渔业产业化的关键是要有一批优势龙头企业为主体,调整渔业经济结构,形成生产、运销和消费的有机结合,利用公司+农户、协会+农户的方式,带动农民增收致富。尤其是在信息网络和市场网络的建设上,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,以加速提高现代渔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化程度,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。
   
   
    (本期责编:蔡 军)
   

 


泸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

王利 先生
地  址: 四川省泸州市
邮  编: 646000
传  真: 0830-3112931
电  话: 0830-3196363
E-mail: [email protected]

推荐给朋友

邮件联系